7月26日,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《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(2025年上)》数据显示,截至6月末,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.67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2.38%,同比增加7.53%。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.63万只,募集资金36.72万亿元,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。
《报告》显示,2025年上半年,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.12%,较2024年的2.65%下行超50个基点(BP)。尽管收益率有所下降,但居民购买理财的热度不减。截至2025年6月末,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.36亿个,较年初增长8.37%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末,全国194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共存续理财产品4.18万只,较年初增加3.78%,同比增加4.54%。产品类型方面,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.81万亿元,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.20%,较年初减少0.13个百分点,较去年同期增加0.32个百分点;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.77万亿元,占比为2.51%,较年初增加0.07个百分点,同比减少0.22个百分点;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,分别为0.07万亿元和0.02万亿元。
展开剩余62%理财服务实体经济表现可圈可点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末,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、非标准化债权、未上市股权等资产,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。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3200亿元,投向区域发展、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000亿元,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5万亿元。
《报告》显示,2025年上半年,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.12%,较2024年的2.65%下行超50个基点(BP)。
尽管收益率下降,但居民购买理财的热度不减。截至2025年6月末,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.36亿个,较年初增长8.37%。其中,个人投资者数量较年初新增1029万个,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年初新增19万个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以来,监管部门多次鼓励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。2025年1月,中央金融办、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为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。
在此背景下,理财行业积极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号召,在产品布局和投研能力建设方面持续发力,为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作出贡献。从最新数据看,理财产品资金投向债券类、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、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18.33万亿元、1.82万亿元、0.78万亿元,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55.60%、5.52%、2.38%。
理财公司持续拓展代销渠道。截至6月末,已成立的理财公司共32家。上半年,理财公司持续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,已开业的32家理财公司中,2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,30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,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。
此外,22家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,上半年累计直销金额3197亿元。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较年初略有增长,除母行代销外,2025年6月全市场有569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,较年初增加7家。(新黄河·大鱼财经记者:苏冉)
发布于:山东省仁信配资-配资网官网-股票十倍杠杆-正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